
同袍擴列嗎?”很多漢服愛好者在社交媒體上這樣彼此打招呼。
同袍,來源於《詩經-秦風》“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”。在漢服圈內,同好間互稱為“同袍”。而“擴列”,即擴充好友列表,是“00後”交友的暗號。
漢服熱正在不斷“出圈”,不隻局限於傳統活動等特殊場合,更多地被穿上大街,走進日常。在過去的國慶假日中,眾多漢服愛好者,冠袍帶履,廣袖流雲,掀起了一股“漢服風”。
大街小巷掛起“漢服風”,市場規模超10億
在漢服愛好者們眼中,2003年是“漢服文化複興”的裏程碑。當年11月22日,網名為“壯誌淩雲”的鄭州市某企業職工王樂天,身著自製曲裾袍款式漢服出現在鄭州街頭,宣傳漢服魅力,被媒體廣泛報道。
2016年,來自廣州的黃同學花了500元定做了屬於自己的第1套漢服,“它不僅符合形製,也有文物依據,是最正統的漢服之一”。黃同學告訴南都記者,“入坑”三年多,他已經購買了十多套漢服,為這個愛好花費4000多元。
十幾年過去,漢服文化從小圈子走進了大眾視野。百度指數顯示,“漢服”的搜索指數從2011年的2000升至2019年的接近10000。2011年,“漢服貼吧”僅有3萬關注數,到了2019年9月,這個數字已經漲到了100萬。
愛好者增多的同時,是資本的流入。某知名電商平台發布的《2018漢服消費人群報告》顯示,2018年購買漢服人數同比增長92%。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,估算目前全國漢服市場的消費人群已超過200萬,產業總規模約為10.9億元。
一件漢服背後的比拚較量
漢服愛好者沈同學向南都記者表示,即使都是漢服同好也會暗自比拚較量,漢服圈子內部有自己的講究,漢服是否“山寨”、製式是否正統等都是關注的重點,“山寨就是那些不做原創設計,抄襲、模仿原創店款式的店家,細節和做工會不一樣。如果有人穿了假的,還會被稱為‘穿山甲’。”
不僅如此,這些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穿山寨的漢服愛好者,還有可能被掛上網絡,知乎上有大量提問關於“室友穿山甲怎麽辦,我要不要提醒她?”,“室友就是要買山寨漢服和lo裙怎麽辦?”
在這種嚴苛的審視下,所有入漢服圈的人需要做大量功課,了解各種製式,學習相關搭配。但還有一場隱約的較量等著他們——漢服價格。
網站首頁 | 關於香蕉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| 產品中心 | 成功案例 | 在線留言 | 新聞中心 | 定做流程 | 聯係香蕉视频一区在线观看
全國服務熱線:15691787797
手 機:15691787797/13259922905 (康經理)
郵 箱:2832804388@qq.com
地 址: 西安市未央區三橋新街中建MAX三樓309室